深圳小说网 > 胡适口述自传 > 第 3 部分阅读

第 3 部分阅读

省绩谿县北部ຖ的上庄1。兄弟五人,我父最长。我家历代都是以经营茶叶贸易为ฦ生的,也๣就是自故乡๥山区贩茶往上海带自设的茶叶店中ณ出售。上海那ว时已๐是个ฐ大商业中心。我的高祖๢原已在上海黄浦江对岸的川ษ沙设有小店,祖๢父又在上海ร设支店。父亲幼年即甚壮健。当先祖๢每年春季返乡๥收茶时,店中ณ商务便由á父亲独力管理。

父亲十六岁时便随先祖去川沙,并由先祖延聘塾师,教授诗文。父亲因为十分聪颖,早为其有志为ฦ学的伯父[星五公]所赏识。他认为ฦ有这样资质的青年子侄,实在不应该在个小茶叶店里埋没了。所以父亲被家中长辈特地选出,让他专心读书,以便参加科举。

可是这时正值洪杨起事之后,内战的烽火已๐日益迫近。当洪杨于1850年在金田à村发难之时,父亲才九岁。1้85๓3年太平军进占南京,建立“太平天国”,并以南京为ฦ“天京”。数年之内,太平军数度侵入皖南徽州山区,焚掠迨遍。1860年我绩谿县亦为太平军所焚掠,连三载,父亲和邻居亲友均率领家属到高山里去避难,并据险自卫。1้86๔2年情势更为ฦ险恶,乃又迁往休宁县暂避2๐。

但是休宁亦非乐土。太平军仍不时进犯,家人也๣四处躲藏。1้86๔2年年底,局势稍稍好转,全家乃转返绩谿;不意翌年春初和夏季,太平军又两度进犯。就在太平军第二度入侵时,父亲在186๔0่年清咸丰十年结婚的原配妻子[冯夫人],便不幸死难了。她是那时我家二十余口——多半是妇孺——中唯的死难者。当时父亲是我家中ณ唯年轻力壮的成员,帮助那比他大过二十多岁而颇็有名望的乡绅伯父,度此大难。

在18๖60年至1864年清咸丰十年至同治三年四年之ใ间,皖南真糜烂不堪。对这四年的焚掠屠杀饥荒等灾情,父亲在他遗留แ下来的自述里都有极详尽的记载。事实上他这段记述,远较当时其他任何[类似]的记述更为翔实3。

在父亲的回忆录里,他曾做概括的统计:我上庄村内的胡氏宗祠๲原完工于1840年道光二十年,亦即洪杨起事前十年,也是太平军犯境前二十年。宗祠毁于1861年咸丰十年。太平乱ກ前数百年我乡๥皆太平无຀事。地方殷实,人丁兴旺。我族那时曾做过次丁口总计,以便按口派捐,建造祠堂。当时全族男女老幼约六千人。太平军覆灭后的第二年1865,我族再做第二次的人口调查,拟再按口派捐,重建宗祠。调查所得,乱后剩余丁口不过千二百人左ุ右,人口减少了百分之八十4。

父亲所做的统计还有其他方面的记录,颇饶历史趣味。在这群大难不死的劫后余生中ณ,竟有二百人染有烟癖!鸦片鬼的堕落,实有甚于般游手好闲的懒汉。他们终年耕耘所获,还不足以偿付烟债。父亲那时便自问,这种人在生活上何能自给呢?!他的结论则是这整个胡氏族๣都仰赖于四百几十个经商在外的父兄子侄的接济。他们的汇款也救活了家人,并助其重建家园于大难之ใ后5。

考试和书院教育

太平战后,父亲于同治四年1865进学为ฦ秀才,时年二十四岁。当年个人读书๰上进先要在他祖籍所在通过“县试”,再参加省方所主持的“府试”;府试及格,便进学为ฦ“秀才”。既ຂ为秀才,则每三年都得应考次,叫作“岁考”。如果个ฐ秀才希望参加举人考试,他还要通过省级主办的甄别试验,叫作“科考”。科考及格才可参加“省试”亦称“乡试”。乡试是朝廷特派的“主考”所主ว持的[乡๥试及格,便“中举ะ”成为“举人”了]6。

父亲进学之后,参加了几次“省试”都未能如愿。他深深了解他的学业为战火所耽误了,所以他决定到上海去进那些战后重开的“书๰院”,继续进修。经过慎重考虑之后,乃于1้86๔8年春初进了新近复校的“龙门书院”。该院山长院长刘熙ກ载先生是当时扬州有名的经师。父亲被录取之ใ后,便在该院读了三年——从1868年到1้871年7๕。

在父亲的回忆录里,他记载了当时书院里的生活,特别是些同学之ใ间的交往与学习的经验。他的同学之ใ中后来有许多都在政治上和学术上有相当成就的8。父亲对这位了不起的刘山长的教学方แ式也有所记载。他说所有在书院中受课的学生,每人每日都得写份“日程”和份“日记”。前者记载为学的进度;后者是记学者的心得和疑虑。为ฦ这种“日຅程”和“日记”的记述,该院都有特别印好的格式,按规格来加以记录。这些“日຅记”和“日程”父亲均保留แ下来。其中有趣而值得提的,便是这印刷品的卷端都印有红字的宋儒朱熹和张载等人的语录。其中份张载的语录便是:“为学要不疑ທ处有疑,才是进步!”这是个完全中国文明传统之ใ内的书院精神9。

我所敬重的老朋友吴稚晖先生,生于1้865年,比父亲小二十四岁。吴先生也๣曾经告诉过我件有关另“书院”的惊人而有趣的故事。吴先生曾就读于江苏“南菁书院”。当吴氏第次拜谒该院山长名儒黄以周先生时,他看到黄先生书斋上挂着大幅使他难忘的格言:“实事求是,莫作调人!”这句格言如译成英语或白话,那就是:“寻找真理,绝不含糊!”这些